当重症监护室的监护仪规律作响,患者生命悬于一线之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正悄然扮演着“生命守护者”的角色。这项专业的医疗技术,究竟如何为危重患者筑起一道“生命防线”?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位重症监护室里的“稳重卫士”。
什么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顾名思义,用于肾功能替代治疗。主要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或重症患者的救治。它可以模拟健康肾脏的功能,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多余水分和部分炎症因子,帮助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实际上,目前对肾脏替代治疗的指针不仅仅局限于肾脏“替代”,更逐渐倾向于多器官“支持”。根据治疗原理可分为SCUF(缓慢持续性超滤)、CVVH(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D(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F(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PE(血浆置换)、HP(血液灌流)等。
工作模式:CRRT工作过程可以类比为一台精密的“血液净化器”:
1.血液引出:通过血管通路(临时或者长期导管)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
2.透析滤过净化:血液流经滤器时,水分和中小分子毒素(如尿素、肌酐、炎症因子)通过弥散或对流原理有效清除。
3.补充基础置换液:同步向血液中输入无菌的置换液,补充丢失的水分及电解质。
4.清洁血液回输:净化后的血液返回患者体内。
哪些情况需要CRRT?
1.液体负荷过重,出现肺水肿等表现;
2.严重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代谢性酸中毒血pH<7.1)
3.伴有症状的严重低钠血症,血清钠<120mmol/l;
4.心包炎;
5.脑病(精神错乱、肌阵挛性反射、抽搐、昏迷)
6.尿毒症症状;
7.高分解代谢(血尿素氮每日升高>10.7mmol/l,血肌酐>176.8umol/l)
8.清除毒素(乙二醇、水杨酸等毒物中毒)
9.严重尿毒症导致出血。
治疗过程是怎样的?
1.需要建立血管通路: 医生会在病人颈内静脉、股静脉或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临时深静脉导管。
2.引血与连接:消毒临时导管接口,连接动脉端(引血)和静脉端(回血)管路,启动血泵。
3.开始治疗:血液被缓慢引出,流经滤器。在滤器里,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毒素、废物被“滤”出去(形成“废液”)。同时,干净的“替代液”会按照精确计算的速度输回血液中,补充水分和有益的电解质。净化后的血液被安全地送回体内。
4.治疗结束:回血与撤机,停止血泵,用生理盐水将管路及滤器中血液缓慢回输患者体内(避免失血)。夹闭导管,用肝素盐水封管(防导管堵塞)。卸下管路和滤器,按医疗废物处理。
CRRT是一项成熟、有效且相对安全的血液净化技术,它不是“最后手段”,而是“关键支持”。与传统的间断性肾脏替代治疗相比,CRRT通常更温和、更连续,特别适合病情不稳定、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危重患者。在重症监护室里,CRRT就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的“生命卫士”,为无数患者守住了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