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健康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年医学 >> 老年健康教育

【健康之窗】小斑块,大危害——发现颈动脉斑块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4-12-27 浏览:534 次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颈动脉斑块患者近2亿人。40岁以上的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超过40%;45岁以上的人群中确诊为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例,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接近80%;60岁以上的人群几乎都有斑块。颈动脉斑块越来越多见,因此,我们需要早了解、早预防。

一、什么是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是颈部主要动脉血管之一,它负责为大脑输送血液和营养。颈动脉斑块易产生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属于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它的形成过程复杂且漫长。通俗地说,水在水管里流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管壁上会沉积大量水垢。颈动脉就像是水管,血液在血管里不停流动,血管里的“杂质”就会慢慢沉积在血管壁上,如同水管里的水锈和污垢。时间久了,血管就会狭窄甚至堵塞。颈动脉斑块的危害不容小觑,因此尽早发现颈动脉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对于脑卒中的防治非常重要。

二、如何发现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超声检查无创、简便且可以重复操作,是筛查颈动脉斑块的首要选择。

三、颈动脉斑块的高危因素

1.年龄。颈动脉斑块的发病率和年龄的增长有明显关联。

2.“三高”人群。“三高”人群指的是高血脂、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患者。

3.吸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所以吸烟和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会大大增加卒中、心肌梗死的风险。

4.肥胖或饮食不节制。经常吃油腻、动物肝脏以及高糖食品,也会大大增加人体出现斑块的概率。

四、颈动脉斑块怎么治疗

根据有无神经系统症状或血管事件,颈动脉斑块分为症状性和无症状性。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是指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者缺血性脑卒中,可出现双侧或同侧短暂性或持续性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对侧肢体的无力或麻木、突发意识障碍、言语含糊、走路不稳等症状。无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是指没有发生TIA或者缺血性脑卒中,仅有头晕、全身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若发现颈动脉斑块,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疗。

1、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戒烟酒、不熬夜,保持乐观心态和愉悦心情);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控制体重。

2、药物治疗

(1)降脂药物治疗:

①针对无症状性颈动脉斑块,若斑块稳定,仅造成血管轻度狭窄,血脂正常,则可不使用降脂药;若血脂异常,则建议使用降脂药。若斑块不稳定,或引起中度以上血管狭窄,不管血脂是否异常,均需服用降脂药物稳定斑块,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mmol/L。

②针对症状性颈动脉斑块,建议强化降脂治疗。

(2)抗血小板治疗:

①无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患者,若斑块较小,仅造成血管轻度狭窄,且不合并冠心病或下肢动脉严重狭窄等情况,可暂不予抗血小板治疗;若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下肢动脉狭窄等情况,需医生综合判断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个体化考虑是否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若斑块不稳定,引起中度以上血管狭窄者,推荐抗血小板治疗。

②针对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患者,建议常规抗血小板治疗。

3、手术治疗

①当颈动脉斑块引起血管狭窄时,除药物治疗,还可以进行颈动脉血管重建,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②无症状性颈动脉斑块引起血管轻度或中度狭窄的患者,可不进行手术治疗;当血管狭窄程度≥70%时,需医生充分评估手术获益和风险之后再考虑是否手术治疗。

③症状性颈动脉斑块引起轻度狭窄的患者,可不进行手术治疗;当狭窄程度≥50%时,根据患者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编辑:叶海华

审核:顾平、朱宝华、叶海华

校对:王俐、闫庆文

发布:杨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