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来袭,强冷空气持续“上新”
无论是“三明治”穿衣法
还是“栗子+奶茶+红薯+糖葫芦”入冬四件套
美食和衣物治愈了深冬的孤独和寒冷
然而,冷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是一种不可名状的痛
慢阻肺患者该如何安全过冬呢?
收好这入冬“六件套”!让你“呼吸”没烦恼~
慢阻肺(COPD)是一种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秋冬季节各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频发,极易导致慢阻肺患者病情加急加重。作为一种与气候变化关联性极高的疾病,想要安全过冬,关键在于日常管理。
第一、减少外出,远离灰霾
冬天气候干燥,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空气中的灰霾和粉尘对人体的气道是一种刺激,容易导致慢阻肺患者剧烈咳嗽。因此,慢阻肺患者应尽量减少外出,在空气质量差时“能躲则躲”。室内较为干燥时,可放置一台加湿器,以免口鼻腔因干燥引起咳嗽。
第二、保暖防寒,避免受凉
人体呼吸道起到过滤气体、保护肺部的作用,在强冷空气的刺激下会“应激”收缩,引起咳嗽喘息,因此慢阻肺患者外出时要戴上帽子、围巾、手套等保暖物品,避免受凉刺激呼吸道和肺部。
第三:防范流感,注意卫生
冬季是各类流感高发的季节,慢阻肺患者一旦“中招”,会直接加重咳嗽、剧烈喘息、呼吸困难等病情。应远离患感冒和流感的人群,在公共场所做好防护。同时要注意卫生、勤洗手,避免用脏手触摸鼻腔、口唇等,及时切断病毒入侵路径。
第四、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冬季人体热量损耗大,应适当增加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的摄取量,多吃时令新鲜果蔬补充维生素,做到均衡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筑牢抵御病菌的“健康屏障”。
第五、谨遵医嘱,合理用药
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时期,可适当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抗炎平喘,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按量规范地进行治疗,从而缓解病情、减轻症状。
第六、加强锻炼,管理呼吸
可通过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扩胸运动、打太极拳、吹笛子等方式,逐渐锻炼呼吸能力,增强肺部功能,避免在早晨气温较低时外出锻炼。常用的呼吸锻炼方法有:
缩唇呼吸:通过缩唇形成的阻力,将空气缓慢呼出,可有效减慢呼气速度,使气道压力降低。患者取坐位或站位,放松颈部肌肉,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尽量将气体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 1:2 或 1:3;频率为8-10次2分;训练时间为每次10-20分钟,每天2次。
腹式呼吸:通过增加膈肌活动,扩大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患者可取卧位、半卧位或立位,放松全身肌肉,双手分别放于腹部和胸前。吸气时用鼻缓慢吸气,腹部隆起,呼气时用口呼出,腹部内陷,尽量将气体呼出。训练时间为每次10-20分钟,每天2次,可逐渐增加时间和次数。
其他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
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防止冬天出现呼吸道感染,诱发慢阻肺。
2.戒烟:
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病因之一,患者必须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编辑:高春、芦婷婷
审核:万小勇、朱宝华、张静
校对:王俐、闫庆文
发布:杨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