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年医学 >> 老年医学

【健康之窗】有一种保护,叫“保护性约束”

发布时间:2023-11-30 浏览:620 次

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

ICU病人病情这么重

为什么还要被五花大绑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先看看

什么是保护性约束?

 

ICU里的“五花大绑”,其实是一种治疗措施,叫做“保护性约束”。那么什么是保护性约束呢?什么情况下需要这种治疗手段呢?接下来,带大家认识这种治疗措施。

“在治疗护理中为了加速患者康复、控制病人危险行为、避免伤害他人或自伤、防止坠床及撞伤等意外、确保患者安全以及护理诊疗工作的正常进行,临床上常对术后麻醉未清醒、烦躁不安、具有非计划性拔管倾向患者且不配合诊疗操作的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

一、什么是保护性约束?

保护性约束是一种保护患者装置,用于有自伤倾向或坠床危险的躁动患者,治疗需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限制其身体及肢体的活动。

二、什么情况下需要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呢?

1.术后麻醉未完全清醒、精神障碍、有自残倾向影响正常疾病的治疗。

2.疾病本身因素影响意识丧失,例如严重脑出血后意识障碍、癫痫大发作等。

3.严重认知障碍,不配合治疗和护理完成的患者,其他措施无效时,例如:心理护理、家属沟通等。

4. 身体留有各种管道的患者:如PICC、气管插管、呼吸机管路、留置引流管和各种监护仪器导线等。

三、为什么要进行保护性约束?

1. 保护病人自身的安全,避免坠床、擦伤、自残、自杀等不必要的损害。

2. 保护患者管道的安全,避免因意识障碍导致意外脱管风险。

3. 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早日康复。

4. 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如拔针或拔管后需重新置管,则增加住院费用。

四、保护性约束就是直接绑起来吗?               

不是哦!我们制定了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

1. 我们会认真仔细评估患者,如清醒配合的患者,我们一般不会进行约束。

2. 对意识障碍且过于躁动的患者,我们多人合作,均匀施力,再进行必要的保护性约束,避免强拉肢体造成骨折或受伤。

3. 保护性约束的工具一般采用干净柔软的棉质约束带,约束躁动的肢体。

4. 保护性约束原则是尽量让患者舒适,不会自行拔针拔管。

五、对于保护性约束患者,我们会做到以下几点,请各位家属放心          

1. 我们会每15到30分钟观察一次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以及约束带的松紧程度,并及时调整。

2. 每1小时调整肢体位置一次,每2小时解除约束,行肢体活动,根据病情尽可能早地解除约束。

3. 专人看护,随时注意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和需求。我们会定时评估患者约束带约束的松紧度,查看约束肢体的皮肤情况。对脱管高危的患者,可能行必要的预防性约束,但会定时松开约束肢体,指导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4. 烦躁的患者、不配合的患者,在我们劝说无效、家属沟通无效的时候会进行适当约束,待情绪稳定后我们会解除约束。防止患者自我伤害,在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虽然这份特殊的保护会使病人的肢体暂时不能自由活动,但是为了保护患者和他人的身体不受伤害,降低不良事件带来的更大风险,请理解并配合这份特殊的“保护”方式。


撰稿:陆敬杨

审核:万小勇、朱宝华

校对:王俐

发布:杨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