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底,武汉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而封城,全国人民谈“疫”色变,各地的医务工作者逆流而上,成了当时“最美”的风景。同样身为护士的我,更深刻的明白,那份“最美”,是有多么的沉重。
也是从2020年初,医院开设发热门诊为始,我就始终驻守在医院发热门诊的第一线,同样,那些新闻中身在武汉、以及各地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都在我心里,成为了学习的榜样。耳边时长听到的一句话,“我是党员,我先上”。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无数人的行动。就是在这样的鼓舞和激励中,我于2021年8月,庄重的递交了我的入党申请书。
今年,4月3日夜间,医院一通驰援上海的电话,瞬间点燃了我的斗志,我激动而又自豪地加入到这次医院的援沪队伍。
转眼间,40多天的援沪任务已经结束。而出发前,院领导的动员和鼓舞却还历历在目,在医院年资尚浅的我,第一次在那么近的距离,感受到医院每一位领导的殷殷期盼和重重牵挂,也深刻地体会到这次任务的艰巨和重要性。在李院长和马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于4日凌晨奔赴上海。
我也深刻的记得,大巴车驶离医院后,我思绪万千,有激动、感动,也有担心、忧心。命令来的急迫,我们走的匆忙。工作、生活、家庭全部搁置。慢慢的,各种琐碎的心思、忧虑开始占据了我的大脑,在驶离南京城的道路上,心头的压力越来越大。突然,车外想起了警笛声,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江苏省队几千人集结的现场,何其的壮观和宏阔,这一场景,瞬间驱散了我心头的阴霾,全队五十多名队员,谁不是临危受命?全省这么多援护人员,谁又不是一个家庭的支柱?此心安处是吾乡,既来之则安之。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最好。经过五个小时的车程抵达上海时看到空无一人的街道,曾经喧闹的城市,完全的平静了下来,很多队员都在感慨这大上海竟然因为疫情,冷清到如此,而我心里却想,很快的,我们来了,上海的恢复还会远吗?
从开始到最后14次,每次往返车程十个小时,我们克服了抵沪后的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忍受着生理期的疼痛,坐车后的颈项僵硬、腰背僵直,还有下雨时面罩模糊不清的艰难,烈日下汗水浸透衣服的难受…以及核采过程中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在这短短的40天,我好像经受了许多年都未曾受过得苦,我在感慨自己曾经几多幸福的同时,也更加欣慰现在的自己,在这次的援沪任务中,得到了锻炼,也得到了提升。
这次行动,有很多辛苦、甚至是泪水、委屈,但更多的是惊喜、是感动、是温暖,而这些,都已成为一笔伴随我终生的宝贵财富。
尤其是这次援沪行动中,带领我们深入疫区的李院长。在大巴上,我一直都坐在领队李院长身后的位置,这么近距离的接触,这么长时间的陪伴,我也不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我们这位优雅、知性、细腻的美女院长。这40多天里,她时刻关心着队员的一切,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操碎了心,住的、吃的、喝的、用的、穿的、回宁隔离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来自李院长的关心,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而最让我感动的,是每次的路途中,来回都是夜晚,更多的是凌晨,在大家都在车上沉睡时,李院长还在默默记录下我们疲惫的身影,记录下我们这一路经过的风景;为了我们的安全她往往整夜无眠在司机师傅开车疲倦时陪他聊天;会在我们到达服务区时提醒我们该下车活动;当我们到达上海时,她会提前联系好我们即将要去的地方,也会为了我们的安全,第一个下车和当地负责人沟通确定好各种事项后再让我们出发;无论风吹日晒她都会到我们一个个点位中不断提醒我们做好防护;她会在我们同事身体不适时及时送上需要的药品;也会在我们饥饿时分给我们小零食;会在我们心情疲惫时,给我们加油打气;会在我们同事生日时纪念日时送上她真挚的祝福让我们在援沪中一次次收获来自大家长对我们的关爱与感动…最后一次回来的路上我听着音乐望着窗外出神她投来关爱的目光问我是不是想家了,陪我聊天给我关心…其实,是因为有她我觉得这一路并不孤单而是很幸福。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她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很多时候都想去拥抱她,道一声李院长谢谢您,您辛苦了!
在此过程中还有很多同事都带给我难忘的记忆,在我被蜜蜂蛰到时我们敬爱的马主任给我送上药膏,唐老师也第一时间送上关心…让我感受到领导们深深地关爱。
核采结束后我们留下很多珍贵的影像,让我对平时接触不多的同事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个援沪团队。
抗疫虽苦,心里很甜。愿疫情早日结束,恢复平静的生活,漫漫余生,爱人不朽。
急诊 谭思佳